在宜蘭縣冬山鄉太和村,有一位「日本」土地公,相傳生前是日治時代負責看守森林的巡山員「小林三武郎」,他的職務原本應該防止民眾偷木材,但由於當時的百姓生活困苦,都會偷伐一些雜木回家當材火,小林三武郎跟當地居民約法三章,除了樟木及檜木等官方公告的木材之外,其它的他都會睜一隻眼、閉一隻眼,遇到長官突襲檢查時,他也會提醒大家要快跑,千萬別被抓到。而且在通往山上的道路榕樹旁,擺上茶桶「奉茶」,讓居民們解渴,也順便當成「上級長官巡查通報站」。
另外在當時每家每戶幾乎都有豢養豬以及家禽,請人配種的花費都相當昂貴,小林三武郎告訴居民,由於他領有政府的薪餉,孤家寡人生活無虞,所以自願圈養比較耗費飼料的公豬、公雞、公鴨,讓鄉民養母豬、母雞、母鴨,育種需配對時可以找他幫忙,從不收費;但由於他不是專業人員,「牽豬哥」常不能一次就成功,鄉民會要求「再一次」,久而久之,日文的「模一蓋桑」就成了小林三武郎的綽號,流傳到今日當地有一句俗諺「小林桑牽豬哥」,意思就是「再一次」。
【鄉民懷念 奉為有應公】
當地居民表示,台灣光復後,新來的國民政府巡山員態度十分官僚,還拚命想從貧苦的百姓身上撈油水,讓鄉民更懷念小林三武郎,也傳說因為他是外國人,在陰間無戶口,百姓於是幫他蓋了「有應公廟」,讓這位令人懷念的「模一蓋桑」,不會成為無主孤魂。
六十年後有一日,一位來自花蓮的修行人,來到小林公的有應公廟前誦經,歷數日不走,當地居民感到好奇,趨前詢問之下,修行人告訴民眾,他接到玉帝旨令,特來通知小林公已經由「有應公」晉升為「土地公」,居民皆半信半疑。
不料接下來的半年內,接連四、五名外地靈修人士前來,都說這位「有應公」應該「升格」為「土地公」,最後居民前往當地的三山國王廟,在連續擲出聖筊之下,證實了此一說法;民國93年農曆八月,當地居民為「模一蓋桑」舉辦「晉陞」科儀,還請來三山國王廟的三王公坐鎮觀禮。
【衣錦還鄉 超級任務】
目前住在土地公廟旁的黃添桂先生說,以前每次想到「小林仔公」隻身在台灣,總會擲筊問祂有沒有意願回家看看,但是小林公卻都表示不願意,不過當祂晉陞為土地公後,才頻頻傳出透過靈修人士表達想回鄉探望,還說他的故鄉在名古屋。
不過宜蘭冬山鄉戶政事務所找不到他當年的戶籍資料,居民們只能將他的事蹟以及所僅有的資料,翻譯成日文版本對外公布,期望有一天小林三武郎的日本家人能看見,與這位在台灣已經成為土地公的小林公相聚。
帶宜蘭旅遊時,去看看日本的土地公!Google Map